马海林课题组:人格调控长期高海拔缺氧暴露者右侧内嗅皮层结构性改变

2025-07-07

近日,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中心马海林教授课题组在人格心理学领域权威期刊《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JCR1区,Social Psychology排名14/76)发表了题为《Moderating role of personality in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right entorhinal cortex of long-term high-altitude hypoxia-exposed individual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积极人格特质调节高原自然环境中长期缺氧暴露对人脑的不良影响。

人格调控长期高海拔缺氧暴露者右侧内嗅皮层结构性改变.png

该研究对129名长期移居高原(10.71±4.01年)的健康成人(34.88±3.57岁)进行了MRI扫描和人格特质评估。研究结果发现,高缺氧暴露时间组的右侧内嗅皮质厚度显著高于低缺氧暴露时间组;进一步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和年龄后,人格特质调节了缺氧暴露时间对右侧内嗅皮质的影响。右侧内嗅皮质增厚显示了长期缺氧暴露的影响,而开放性和外倾性减缓了右侧内嗅皮质增厚的进程。

该研究首次在高海拔实地发现了人格调控长期高海拔缺氧暴露者右侧内嗅皮层结构性改变的证据。研究结果对于世界范围内高海拔地区的居民或拟前往高海拔地区的人群在人格特质促进高原习服这一方面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并可能为相应的移民政策制定、人员选拔(例如极地科考队员、登山探险队员)等从人格特质视角上提供一定的启发。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课题组博士生李远,共同通讯作者为高原脑科学中心马海林教授和李昊副教授。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aid.2025.113356


延伸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