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至23日,高原脑科学学术论坛暨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西藏林芝顺利举办。此次会议由西藏大学、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健康北京实验室、华西医院西藏医院等单位共同主办,西藏大学教育学院、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心理学会联合承办。会议聚焦“破译极端环境生理密码,构筑高原健康心脑屏障”,邀请140余位领域内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交流分享高原医学与脑科学研究领域前沿问题、创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而寻求合作研究空间,促进同行科学家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和加深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沟通与合作。
会议开幕式由军事医学研究院朱玲玲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上,西藏大学校长助理刘伟教授代表主办方西藏大学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刘伟教授特别强调了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团队取得的显著建设成果,并希望团队继续保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力争为西藏大学的学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随后,西藏农牧大学党委书记张兴堂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院士、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王韵教授、军事医学研究院范明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赵国祥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苏彦捷教授以及候任理事长罗跃嘉教授分别进行了大会致辞,对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大家一致认为,高原脑科学和应用生理学的研究进展对于高原地区社会发展、国防安全、民族团结和人民福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高原脑科学和应用生理学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本次会议到场的专家学者共140余人,来自脑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心理学等领域70余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高原脑科学进展、脑科学创新技术应用、低氧神经生理、高原环境健康防护策略等多个相关主题共计进行了44场交流汇报。其中,与低氧和极端环境生理学直接相关报告20场,表明高原健康领域的研究已得到国内学术界的特别关注。本次大会不仅促进了高原脑科学与应用生理学研究领域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更激发了关于脑科学助推高原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
会议期间,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现任主委吴海涛研究员召集部分专委会参会人员和生理学会代表杨敬修老师等人,共同组织召开了应用生理学专委会委员小组会议,大家分享交流了本次学术会议的收获和建议,研究讨论了专委会后续在党建活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普活动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一些规划与想法,委员们对应用生理学学科发展方向和专委会下一步工作等形成了诸多共识,一致表示将为中国生理学会的发展贡献更多更大力量。
会议闭幕式由西藏自治区高原脑科学与环境习服重点实验室主任马海林教授主持,西藏大学教育学院陈雪梅院长致闭幕辞。陈雪梅院长特别感谢了全国专家们对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团队的大力支持,并对本次组委会及各位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最后,马海林教授在闭幕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的特别之处在于青年教师参与比例大大增加,这表示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对于高原脑科学研究热情高涨,一众青年才俊纷纷投身到高原脑科学的研究中,并同与会专家分享了科研工作八字箴言——“努力、灵活、乐观、合作”,期望大家能够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断扩大高原脑科学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为中国脑科学和应用生理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4月10日至14日,由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研究中心与西藏自治区心理学会联合主办的“近红外技术促进高原脑科学研究会议”在西藏大学成功举行。会议汇聚了高原医学、脑科学及近红外技术领域的十余位资深专家学者,通过主题研讨、成果交流与专题学术讲座,为高原脑科学研究注入了新动能,开启了跨学科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Parietal-specific activation reveals pain from inadequate levels of altitude acclimatization/adapt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高原习服不良引发非特定性疼痛的脑神经机制--原来,大脑顶叶的特定脑波活动,正悄悄“播报”着身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状态。
《Moderating role of personality in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right entorhinal cortex of long-term high-altitude hypoxia-exposed individual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积极人格特质调节高原自然环境中长期缺氧暴露对人脑的不良影响。
《AMB Express》和《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发表题为《Lactobacillus johnsonii HL79 modulates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to protect cognitive function in mice chronically exposed to high altitude》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HL79 Mitigates Plateau Environment-Induced Hippocampal Dysfunction in Mice》的两篇研究论文,揭示高原应激状态下认知损伤的“菌-肠-脑轴”紊乱机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性益生菌——约氏乳杆菌HL79(Lactobacillus johnsonii HL79)的全新调控策略。
由西藏大学、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健康北京实验室、华西医院西藏医院等单位共同主办,西藏大学教育学院、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心理学会联合承办的第六届高原脑科学学术论坛暨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委会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西藏林芝顺利举办。